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必须走好科技自立自强这个“必由之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突出“创新平台建设”“企业主体地位”“科技体制改革”等重点,努力在激烈的今曰双色球开奖结果
场竞争中创造新优势、闯出新天地。 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四个面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坚持“四个面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的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科研科普工作,重视科学家、科研人才,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良好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精准发力,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国际格局深刻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必须聚焦“四个面向”,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省今曰双色球开奖结果
梯次配置、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平台为载体,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寻找突破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四链”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已明确提出。“四链”深度融合的主体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服务机构组成,其实质是技术、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的加快集聚,并实现互相联通、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生态链条。推进“四链”深度融合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必然抉择,也是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是“四链”融合的主要载体。各级要在扶持、助力企业创新上多做文章,如设立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让企业既要成为成果应用的主体又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不管是国有、民营还是大中小微企业,只要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各级政府就要着力支持,以科技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造激发人才活力强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则是点燃新引擎的“点火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出路”、也是“硬仗”,必须以攻坚的态度和精神“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响应、深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实践载体、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千秋大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必须在引、留、育、用上做足功课,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各尽其能的良好环境,打造激发人才活力强力引擎。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通过政策和事业的激励全面聚集人才;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落实“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要求,让政府部门把更多精力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搞好服务上来;要坚持问题导向,“破”“立”并举,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确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动能新优势。( 图片源自网络) ( 西湖人家) |